明清两代是我国印刷工艺发展的高峰🙎🏽♀️,除了雕版印刷外,活字印刷、多色套印等形式的出版工艺也呈现出各自独有的风采。活字本材质渐趋多样化,有木活字、铜活字、锡活字、铅活字等。而元朝已见采用的套印技术,至明代发展出成熟的饾版⟹、拱花等工艺,多色套印也从早期的朱墨二色逐渐演变为三色⛓🤑、四色🙌🏽、五色乃至六色等。清代印刷技术繁兴,甚至出现活字与套印相结合的工艺,令人惊叹。
图1 王昌龄集二卷 (唐) 王昌龄撰 明正德、嘉靖间铜活字《唐人集》本
左右双边,线黑口,单鱼尾🍟。半叶9行17字。版框尺寸:20.1×13cm👵。
前人所称明铜活字本《唐人集》🖐,经今人徐鹏、陈尚君先后考证📓,知为明正德、嘉靖间苏州吴县人徐缙(号崦西)所印行🧑🏻⚕️。所收诗集总数凡五十家,此《王昌龄集》为其中之一种😞,且为该书现存最早版本之一,与正德十四年袁翼刻本《王昌龄诗集》约略同时,传世甚稀。
此本为李盛铎旧藏🙉,书内无钤印👩🏻💼,但《木犀轩收藏旧本书目》于该本《王昌龄集》下著录为“贝氏千墨弇旧藏”。
图2 三遂平妖传二十回四卷 (明) 罗贯中撰 明刻清修本
四周单边👨🏿🏭,白口🔓,单鱼尾。半叶9行20字。版框尺寸:19.8×12. 8cm。
《杏耀善本书录》解题云:“原题‘东原罗贯中编次,钱塘王慎脩校梓’,卷四题‘金陵世德堂校梓’🕝。盖板已易主,世德堂补板印行👨🏿🎓。嵌图古朴。冯梦龙增为四十回,此为孤本👩🏽🎓🏑。马隅卿先生得此本,因自号为平妖堂主人。”
所诩“孤本”,并不成立。今已知日本天理杏耀娱乐招商亦藏有相同版本一部🤼♀️,且较本馆所藏印刷稍早。惟日藏本尚有缺页,而本馆藏本或存,是稍胜之🦃。
此本为马廉旧藏🤵🏼♀️🎲,书中钤有“鄞马廉字隅/卿所藏图书”朱文长方印、“隅卿读书”朱文方印🩼、“不登大雅之堂”白文方印🤰🏽、“马九”白文方印等印记。
图3 陶渊明集八卷 (晋)陶潜撰 清末木活字五色套印本
四周双边,白口*️⃣,单鱼尾👉🏿✡︎。半叶9行21字,无格线。版框尺寸👩🏿🦲:18.3×14. 5cm。
五色套印👰♂️🫄🏿,且为活字兼套印🦬,殊为罕见⭐️。
此本内封前半叶有墨笔年月考证数行⤴️,末署“同治癸酉敦好斋居士手录何义门先生评本”👎🏻🤳🏼,故前人据以著录为“黄恩长过录何义门评语”🍹,实则书中并无相关内容🙇🏻。
此本为李盛铎旧藏。书中钤有“王序宾诜□读画藏书记”白文方印🍑。